李时珍的《本草纲目》第十五卷讲到艾,凡是疾病,都可以试着用艾灸来解决,都会有益无害。那么,知识丰富、见多识广的李时珍为什么还要这样说呢?问题的关键还应该是艾灸疾病的概率远远高于其他的手段。正如唐代王焘《外台秘要》卷十四中说:“至于火、艾,特有奇能。虽曰针、汤、散皆所不及,灸为其要”。明代李梴《医学入门》中也说:“凡病,药之不及,针之不到,必须灸之。
艾灸的原理在于艾灸使用于人体的经络和穴位后,能借助艾的药力和火温的渗透力,驱散寒湿,祛除瘀毒,打通经脉,促进血液循环,能力,增强脏腑功能,平衡阴阳,调整内分泌,改善机体内环境。中医认为灸法的作用主要有:
1、温通经脉、祛除寒湿
2、,消瘀散结
3、温补,回阳固脱
4、预防疾病,保健强身
5、艾灸美容
现在有些人针对艾灸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,对艾灸也产生了质疑。艾灸本身很好,但出现这些问题是什么原因呢?既然我们不能否定艾灸,那就只有从应用过程中寻找答案。
一.艾灸疗效的误区
误区1:艾灸疗效太慢了,还不如打针吃药。
艾灸确实需要长期坚持才能达到身体的阴阳平衡,对疾病起到预防、的良好效果。但同时,好的艾条进行艾灸,效果是能够很快感觉到的。根据艾灸的治病原理我们可以做进一步的分析,艾灸能驱散寒湿,祛除瘀毒,这寒湿瘀毒是从哪里排出体内的呢?是直接从你艾灸的位置排出来的吗?是,但不完全是,它主要还是由人体内的血液来完成的。在艾灸时,特别是隔姜灸时,如果艾灸后姜是干的,或者不出汗,或者感觉不到艾灸部位有湿热感,那么寒湿瘀毒就全要靠血液来排出体外。血液有两大功能,一个是把营养物质和水分带到全身的每一个部分;一个是把新陈代谢的产物和毒素排出体外。人体的血液是循环流动的,血液在人体中循环一周正常大约需30分钟,而体内血液粘稠,寒湿重,气血不足,心博乏力者需要更长时间。
误区2:艾灸没什么效果,很多人灸了之后病不见好,反而加重了。
我们知道,人体的气血是循着经脉运行的,循手足阴阳12经脉运行为大周天,循任督二脉运行为小周天。正常健康的人,身体14条经脉及经脉上的365个穴位都是畅通的。但寒性体质,体内有大寒之人,其经脉因寒而滞,往往多处不通或不畅,不通不畅之处就易导致血液流动缓慢或停滞,即血瘀或瘀血,产生瘀毒,导致疼痛、病变。而这些人如果只在局部艾灸,而且时间又少于30分钟,就会造成艾灸部位的血液温热了,经脉穴位通了,但还没等它循环回来,就又在别处冷了、堵了,或循环回来后,艾灸已经停了,又重新给堵上了。这样就可能见效甚微,甚至无效。所以艾灸温通经脉,促进血液循环重在整体调理,一定要灸透、灸够、灸全。此外,艾灸的过程中身体会有一个正邪博弈的过程,中间出现排病反应或反复都是正常现象,这反而是艾灸正在发挥作用的一种表现。
二.艾灸产品选择误区
误区1:艾绒越陈越好。
古人认为:“七年之病当求三年之艾”,所以很多人都会认为绒越陈越好,甚至号称自己的是5年的艾,7年的艾,还有说是10年的艾。而新艾的火比较爆烈,需要存放后逐渐将艾性柔和些,用现在的语言就是说里面焦油类的物质挥发掉,一般三年足够了,古人的数字其实也是大约来说的,三年也可以认为是比较长的一段时间,现在即使很专业的人员也很难辨别出艾绒的准确年限,只要感觉没那种新艾的刺鼻或暴烈也就可以了。另外“七年之病当求三年之艾”个人认为除了含有用陈艾的因素外,也还可以理解为比较陈旧性的疾病,要用三年的时间来施灸,才会能够达到根除的意思。
误区2:艾条的艾绒越精细越好。艾条的艾绒越陈越好。
其实艾绒越精细,其火力越柔和,但由于艾条灸是进行穴位或部位的温烤,还是需要有一定的火力,至多35:1也就够了,如果过于追求艾绒的精细,未必就会有更好的效果,反而成了一种资源的浪费。艾条灸不同于直接灸要在皮肤上烧灼,要求比较高,所以一般艾条的艾绒能够有一年以上的时间,足够我们使用了,但当年的新艾还是要存放一段时间为佳,新艾做的艾条会有一种刺鼻的味道。
误区3:普通艾条有烟,选择无烟艾条好。
“无烟不成艾,无火不成灸”艾草燃烧后药理作用更强,艾烟中含有人体所需的很多微量元素,如铁、锌、镁、纳、钾、钙等成份。艾烟对交感神经有调节作用,被人体吸收后起到的作用,有缓解压力的效果。艾烟中含有硒,是一种成份,可增加人体的,平喘止咳。艾烟有、抗、抗病毒、净化空气的作用,可预防传染病。艾烟中的甲醇提取物还有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的作用,可抗衰老。无烟艾条是炭化得来的,严格来说应该叫做艾炭,有烟无烟效果不言而喻,如果不是考虑环境的问题,选择也没有悬念。
三.艾灸常识的误区
误区1:艾灸就是点燃艾条烤一烤,没有什么太多的讲究。
艾灸的过程中是有讲究的,整体来说,需要安静的环境,平静的心情,重要的是准确的穴位定位与配穴,才能真正地刺激穴位、让艾草之阳气通达经络,直达病灶,平衡阴阳,从而调理身体。
误区2:坚持艾灸就一定能够达到理想